上海首批18个功能型平台强力助推科技创新(下)

2018-12-03 09:47:32

 

 
本期为《东部观察》功能型平台板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上海首批18个功能型平台强力助推科技创新》一文的下部。本平台将连载分享《东部观察》“功能型平台”、“高校”、“观点”和“案例”四大板块精彩文章,欢迎持续关注。

 

 
价值引领进步,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科技平台
 

 

按照“价值引领、需求导向、一流团队、有效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目标,以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协同为抓手,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弥补市场缺位,推动功能型平台成为本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支撑产业研发创新,服务社会创新创业。“十三五”期间,要培育形成一批创新需求明、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新、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功能型平台,建立新型科研组织、投入和考核机制,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形成提供支撑。

 

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规律,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加快突破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畅、动力不足、能力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比较突出的短板问题,充分发挥上海集成能力强、集成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增强科技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市场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促进创新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的功能作用,打造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建立健全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营商服务体系。在未来建设中,实施“两个坚持,一个加强”,围绕成果供给、需求挖掘、服务集成、资本对接等,实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使命。

 

 
多样投资涌流,迸发新型经济活力
 

 

在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上,功能型平台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在坚持平台的非营利性机构定位和体现公共科研属性的同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与过去平台100%的财政支持不同,在功能型平台建设过程中,上海引入社会多元的投入机制。引入多元投资机制一方面是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可以为整个市场化运作提供一个治理架构。同时,在这个平台运行过程当中,它的分配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为企业服务的收益机制等都用跟市场接轨的标准来做,以实现创新人才涌流、创新氛围自由。

 

在财政投入模式上,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区联动效应,对功能型平台财政资助资金由市、区两级共同安排。另一方面,试点“机构式资助”方式,进一步扩大经费的自主使用权,探索财政资金投入“退坡”机制。同时,引导平台协同各方资源,吸引社会化资金共同投入,实现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功能型平台由于在成立初期造血能力不强,会以财政资金支持为主。成熟以后,随着自我造血能力以及社会各方资源协同能力的增强,收入增加,财政支持的资金在它的收入里的比重会下降。这项政策鼓励了上海市各大功能型平台协同社会各方资源,吸引社会资金来共同投资,形成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局面。

 

在绩效考核上,以合同形式约定平台建设目标、内容、财政资金投入和评估考核指标等。委托专业机构对平台建设运行成效进行考核评估,重点关注共性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内容,考评结果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并决定后续支持。这种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功能型平台的产品创造、人才创新、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助力功能型平台的稳固建设。

 

以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为例,上海石墨烯功能型平台是围绕石墨烯产业、聚焦石墨烯应用,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系统集成创新创业资源,打造石墨烯创新生态环境,形成上海石墨烯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平台。未来,此平台将加快完成石墨烯防腐涂料、储能用石墨烯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热硅脂等中试线的建设,形成批次生产能力;筹建技术交易平台,成立产业技术联盟;筹建石墨烯产业创投基金,扩展行业影响力。

 

此外,集成电路功能型平台也是代表之一。集成电路(IC)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齐全、技术能级较高的地区,建设集成电路功能型平台对巩固上海在集成电路研发方面的全国龙头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具有重要作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建立,形成以集成电路工艺研发服务、IP核和设计服务、装备和材料应用评估和验证服务、先进封装和测试服务等为管理核心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发展服务。

 

未来几年,集成电路功能型平台将建设以集成电路工艺研发服务、IP核和设计服务、装备和材料应用评估和验证服务、先进封装和测试服务等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20nm以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能力、14nm以下共性平台引导线服务能力;实现CPU及高端CIS等重大产品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引领国产重大高端设备形成模块化的设备工艺整合能力;打造一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创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新技术布局。

 

智能制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依托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引领新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整合临港集聚资源、上海区域分布资源和海外合作资源,组建企业合作研究中心,开展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系统、新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形成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能力、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育能力、国内与国际合作能力和服务区域产业能力等核心能力,推动上海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创业。